屏東影視對講機,沒有大學學歷 他們身家都破億,歐益,通訊設備,保全設備
九月 29, 2015 in 未分類
Y小編的話:大學生「學力」低落問題,引發討論,不少人疾呼想要回到聯考時代。不過只為了追求文憑,卻迷失個人志向,花四年時間在大學生活裡,對未來不一定能加分。許多事業成功者,如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、鴻海董事長郭台銘、鬍鬚張董事長張永昌、華人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等,沒有漂亮學歷,早早立下個人目標,到社會磨練實力,人生成就遠遠勝過高學歷秀才。Yahoo奇摩新聞整理他們的故事,或許大家可以反思,如果不上大學,可以走出怎麼樣的路呢?

華人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:
周杰倫自小對音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,但功課卻不甚理想,高中聯考總分只有100多分,考不上普通高中,當時淡江中學第一屆音樂科正在招生,讓周杰倫考上了。高中時期主修鋼琴,副修大提琴,但學科成績仍然不好,大學落榜兩次。之後他到餐廳端盤子,偶然機會下,他用店裡的鋼琴彈了一曲「蕭邦舞曲」,老闆驚為天人,讓他固定在餐廳表演。
母親葉惠美看好周杰倫音樂天分,幫兒子報名電視選秀節目,因緣際會被當時的主持人吳宗憲簽下,沉潛三年後,2000年周杰倫才發行自己的首張唱片「Jay」,從此大紅,一連推出「范特西」、「葉惠美」等十數張專輯,2003年更被美國時代雜誌讚譽為亞洲流行音樂新天王。並跨足演員、導演,影歌雙棲,如今身家數十億元,台灣演藝圈無人能出其右。
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:
1948年出生在貧窮的廣東農村,12歲乘著舢舨船偷渡到香港,當時偷渡到香港必先進澳門,但進入澳門只能攜帶一元港幣。之後他進入成衣工廠當童工,月薪僅八美元。 黎智英僅小學教育程度,卻一路經營自己。當他做到成衣廠的經理,卻因公司的一場記過處分,下定決心自己創業。1981年成立佐丹奴(Giordano)成衣連鎖店,八年後創辦壹週刊,正式開啟媒體事業版圖,1995年,黎智英擁有的財富已超過5億美元。2001年創辦台灣壹週刊,2年後創辦台灣蘋果日報。
黎智英曾出書分享創業EQ,每次創業他都會對自己說:「這是最後一次,之後我便會死去;因此只有現在、沒有將來,我要投下我擁有的一切,跟它們同歸於盡,死而後已。」
鴻海董事長郭台銘:
郭台銘在中國海專(現為台北海洋技術學院)半工半讀完成學業,曾在橡膠廠、砂輪廠和藥廠打工,畢業後到復興航運上班,讓他看到台灣「出口製造業」的潛力。1974年,郭台銘以母親標會的十萬元新台幣與十名員工成立「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」,從黑白電視機旋鈕製造起家。但公司成立一年後,又因無法穩定出貨,老本全賠光,股東也紛紛退出,只有郭台銘不甘心,獨自吃下股權,重新出發,一路從小工廠,發展成現在年營收三兆元的鴻海帝國。
郭台銘身價高達60 億美元,不追求員工出自名校,認為只要有能力、肯負責、懂上進,就是一流的人才。如鴻海精密工業股份董事簡宜彬,淡江夜間部畢業,從最基層倉庫做起,每年員工績效都排前三名,經常工作到深夜,讓老闆郭台銘印象深刻。
捷安特創辦人劉金標:
被譽為台灣自行車業教父的劉金標,最高學歷為高職肄業。早年曾做過罐頭、麵粉、木材、螺絲釘、碳酸鈣、汽車運輸、鰻魚等事業,1972年成立巨大機械,為國外自行車代工,而一次美國客戶臨時抽大單,讓公司陷入可能倒閉的危機,劉金標將之化為轉機,改變經營策略,全力發展自創品牌捷安特「Giant」,讓巨大絕地重生。並不斷地改善品質,連一顆螺絲釘都不能生鏽,終於成功打進歐洲市場。如今捷安特一年生產近七百萬台,行銷八十餘國。
三年前,劉金標想做YouBike遭全公司反對,曾被譏諷「口氣比力氣大」,一開始也賠了5000萬,現在台北是全球公共自行車週轉率最高的城市之一。劉金標曾說,這是他做過最有意義的事。
鬍鬚張董事長張永昌:
張永昌三重國中畢業後,便跟著父親張炎泉擺攤,不再升學。從小看著父親白手起家,從父母身上學到韌性。民國64年一場大火,全家人除了身上穿的衣服,以及做生意的攤車與餐具,其他都燒得精光。但這場災難並沒有擊敗他們,也讓張永昌學會「隨時歸零再開始」的道理。而民國86年爆發的口蹄疫事件,曾讓鬍鬚張1年不到就關閉10幾家分店。張永昌依然沉穩面對,事件爆發第二天,就召集公司幹部開會研擬對策,做出雞肉飯在7天內上市的決定,逐漸穩住業績。
15歲離開正規教育體系,張永昌仍不斷自學,經常閱讀各類書籍,還參加政府設立的經營管理課程,學習如何看財務報表、企劃行銷等。張永昌認為,「學歷只是參考書,實力才是保證書。」也鼓勵兒子及早踏入社會,「書永遠都可以念,但職場能力只有在真實社會中,才能被鍛鍊。」
亞尼克果子工房創辦人吳宗恩:
六年級前段班的吳宗恩不愛念書,國中畢業沒幾年,就跟著村裡同年紀的鄰居們上台北的麵包店工作,但這條路卻也走來跌跌撞撞,辛苦異常。學徒除了不停刷洗烘焙用品,還要與高溫烤箱為伍,也常遭師傅痛罵。另外,為練好蛋糕師傅的基本功,吳宗恩學遍了台北、基隆各大小麵包蛋糕店。25歲那年,吳宗恩與女友分手,決定要逃出國換個心情,去法國的點心學校遊學三個多月,卻因此看到了糕點烘焙的「商機無限」。
回到台灣後,吳宗恩先在貿易公司上班。2000年終於鼓起勇氣,回到他長大的萬里,專心做甜點。因為價格比五星級飯店便宜,但品質跟造型,甚至比飯店下午茶的點心還好。沒多久就打響名氣。2000年時年營業額才50萬元,2006年營業額已衝高到3億元。
大豐環保科技創辦人林盟洲:
林盟洲出身彰化,童年時是資優生,讀彰師大附工時因為跟父親爭執離家出走,16歲走入江湖,認地方角頭當乾爹,看管夜總會跟賭場。但母親卻從不放棄他,四處打探消息,慈母終喚回浪子心,學著吃苦,白天當水電學徒,晚上兼差端盤子。但退伍後卻發現原來家裡已欠下600萬的債,林盟洲發現自己打一輩子工也還不起,他說:「我沒有不創業的本錢,只好創業。」 1999年,28歲的他接下一家瀕臨倒閉的廢紙回收公司。面臨大盤商壟斷,林盟洲靠流程標準化、價格透明化,並從廢紙回收擴大到一般家庭廢棄物,殺出一條血路。
林盟洲從社會最底層一路拚到董事長,從資源回收起家,一開始什麼都不懂,四處問人,如今處理流程與環境管理都達國際標準,而大豐也成為台灣最大的綜合環保回收公司,年營收五十億元。
所以Y~台灣高等教育越來越普及,人人追求大學文憑,卻導致大學學歷貶值。看完以上故事,可以思考如果早已立定志向,或許不用讀大學,也能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。